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由政府4個部門集中優勢資源、聯手力促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在裝備工業發展史上尚屬首次。這表明,在調整和振興裝備制造業進程中,我國堅定推進自主創新的決心和信心。《目錄》的發布將對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調整產品結構起到導向作用,并將為各級政府及金融機構、基金組織運用各種經濟、行政和法規手段支持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依據。
長達53頁的《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指導目錄》涉及我國18個重點領域的240項裝備產品。堅持國家戰略需求和市場需求相結合,產業鏈上下游協調發展,成套裝備、關鍵分系統和關鍵基礎零部件同步發展的指導思想,據介紹該《目錄》從產品的主要技術指標、需突破的關鍵技術及市場前景三個方面對需自主創新產品做了詳細的介紹。
據悉,這18個領域分別為:清潔高效發電設備;超/特高壓輸變電成套設備;大型石油及石化裝備:大型煤化工成套設備;大型高精度冶金成套設備;大型煤炭及大型露天礦設備;軌道交通裝備:大型環保及資源綜合利用設備:大型施工機械:新型紡織機械:新型/大馬力農業裝備:電子/生物/醫藥等高技術裝備;高技術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敏感詞]數控機床:民用飛機:[敏感詞]印刷機械;關鍵基礎零部件及大型鑄鍛件;機場專用裝備及港口機械等
其中,高技術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敏感詞]數控機床和民用飛機,因為國家有關部門已在科技重大專項和其他科技專項計劃中考慮,該《目錄》中只列出領域名稱,省略了其具體內容。
入選該《目錄》的240項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具有重大工程和國民經濟建設急需,進口量大,出口創匯額高或出口潛力大,節能、節材潛力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等特點,并且已經具備3年內可以完成研制工作的技術基礎。
Copyright ? 2022 深圳市鴻源祥塑膠模具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06045188號